李群机器人2013年,李群自动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驱动和控制一体化的并联机器人。他们首创的一体化驱动和控制设计减少了外部布线,去掉了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外部控制柜,使得生产的机器人重量轻、体积小,可以大大降低空间占用率。
目前,李氏集团生产的自动化轻型机器人均采用驱动控制技术
2016年,李群自主研发的SCARA机器人和台达机器人获得全国首批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认证。据悉,认证计划包括三个部分:
机器人整机认证:针对中国工业/服务机器人技术安全和电磁兼容性能方面进行管理认证;
李群机器人零部件认证: 对机器人的各个部件,如: 控制器、伺服电机、传动装置、传感器等的转向性能和安全性能进行认证;
应用评估:评估机器人整个系统在各种工况和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获得该认证的李群自动化也是最容易证明其自研机器人质量的。
2017年,李氏集团还在合作伙伴会议上推出了“驱动控制电气集成技术”。据石金波介绍,除了将机器人的控制柜从外部设计中移除外,最重要的创新是分布式技术,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它将使未来的机器人具有广泛的感知和快速计算的能力。
除了技术创新,利群自动化在了解客户需求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史金波认为,机器人行业最大的痛点其实是应用,这也是国内很多轻工制造业无法完成自动化改造的原因,因为国外的机器人厂商不了解国内行业的具体要求,R&D部门在海外,没有办法实现“用调合一”,这也是李群自动化的机会。
2015年,李氏集团自动化公司独立设计并交付了全国首个全自动机器人月饼包装生产线,并与广州意大利乳清干酪餐厅和香港美心月饼公司签订了合同。此外,李氏集团已经扩展到手机配件、玩具、军工等领域,为不同的场景创建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
史金波表示,李群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啃了很多硬骨头,主要是因为之前没有人尝试过这些领域,所以很多应用层面的问题需要一一解决。好在机器人和控制器都是自主研发的,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主控制。所以李群愿意通过不断的尝试,让技术来解决过程中的问题。
李群自动化世界杯中国足球发展生产线
解决一个问题不难
我们希望解决一类问题
如前所述,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晚。除了市场份额被国际巨头占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缺乏也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难点。所以国内很多机器人厂商扮演的都是集成商的角色。这个集成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机器人本体的集成,另一方面是自动化生产线的集成。从目前列群自动化的发展来看,其实两者都有涉及。
在2017年李氏集团的自动化合作伙伴会议上,该公司承认,许多核心部件现在需要从外国制造商订购。但目前,李氏集团还在与国内合作伙伴绿色谐波,开发和定制齿轮减速器,这已经在他生产的各种机器人使用。
李群机器人此外,史金波表示,李群的自动化集成生产线的逻辑与一般集成商不同:“我们是用做产品的思维做自动化的。\\\"
通用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生产线,主要以工程的形式,在受力过程中是快速反应、快速迭代,解决问题。因此,他们可能不会考虑如何沉淀技术,或做自己的事情。但李氏集团拥有自主和可控的机器人,为客户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我积累的问题。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解决一类问题。在积累行业认识的同时,要生产出更加通用的万能机器人。“因此,对于李氏集团来说,开发自己的自动化生产线是必要的一步,”施表示。
同时,史金波也能充分理解集成商在这个领域的意义。“健康的行业应该共享利益。工业自动化升级不能靠一家企业的力量,需要上下游企业的配合。\\\"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进程的不断提高加强,未来中国国内轻工业进行社会转型升级的意愿会更加具有强烈,类似李群自动化的企业管理将会迎来更多学习机会。石金博表示,在经营活动方面,李群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出售机器人,还将机器人本地和系统数据集成搭配销售,而公司在2017年公司订单总金额超过1亿元。“我们国家希望将自己的机器人打造成为一种自动化产业的基石”。这是石金博最大的愿望。
文章转载至网络
了解更多李群机器人